冬至習俗  南方吃湯圓,北方吃餃子、餛飩

湯圓800

冬至是全年日照時間最短的一天,通常是國曆12月21日或22日,也就是農曆的11月15日前後。在農曆裡面,11月叫做子月,排在十二地支裡的第一位,由此就可以看出,古代曾經把11月當成是一年的開始,而冬至也就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第一個節氣。

IMG_9754

既然是一年的開始,討個吉利是理所當然。南方人吃湯圓,就是取團圓的意思,紅白湯圓煮在一鍋,則代表陰陽協調,或是說陰陽交泰。

 

 IMG_9758

 

冬至吃餛飩有個說法:咬開餛飩皮,象徵打破寒冬的包覆,讓陽氣能夠透出來,這個叫做「破陰釋陽」,有點打破渾屯開天闢地的味道。

IMG_9735

菜肉餛飩

材料

A.青江菜200公克、薑8公克、蔥12公克、豬絞肉300公克

B.雞蛋1顆、紫菜1/2片、蔥花5克

調味料

1.鹽4.5公克、雞精粉3公克、細砂糖3公克、水20cc、白胡椒粉1/2茶匙、

   香油1大匙

2.高湯400㏄、鹽1/2茶匙、雞精粉1/2茶匙、白胡椒粉1/8茶匙、香油1/8茶匙

作法

1.薑、蔥切碎末;將青江菜放入沸汆中燙約1分鐘後,以冷開水沖涼後,擠乾水份並切碎末,備用。

2.豬絞肉加入鹽攪拌至有黏性後,加入雞精粉、細砂糖拌勻,再將水分2次加入,一面加水一面攪拌至水份被肉吸收,再加入作法1的青江菜末、薑末、蔥末、白胡椒粉及香油拌勻即成菜肉餛飩餡。

3.於每張餛飩皮中,放入作法2的餡料約16公克,包成溫州餛飩的形狀後備用。

4.將蛋打入碗中並打散;紫菜剪成絲,備用。

5.熱一鍋,倒入適量的油燒熱後,將作法4的蛋汁倒入鍋中,煎成蛋皮後切絲,備用。

6.將高湯煮開後,加入調味料B拌勻後,裝入碗中,備用。

7.熱一鍋水,待水沸騰後,將作法3的餛飩放入鍋中以小火煮約3分鐘後撈起,瀝乾水份後放入作法6的碗中,再加入作法4的紫菜絲及作法5的蛋絲,最後再灑上材料B的蔥花即完成。

 

 

餃子的故事比較多。北方因為天氣冷,有人出一趟門,沒保護好耳朵,耳朵被凍掉了都不知道。剛好餃子長得像耳朵,所以民間相信,吃餃子補耳朵,冬至吃餃子補一下,耳朵才會牢牢黏在自己的位置,降低遺失風險。

IMG_9726

另傳說漢朝名醫張仲景,用滋補食材包餃子,成了食補藥方,吃了可以祛寒。冬至吃餃子從此變成根深柢固的習慣。

餃子餡作法:

韭菜豬肉餡

材料:

豬肉300公克、韭菜300公克、薑末10公克

調味料:

鹽1/2小匙、醬油少許、細砂糖少許、白胡椒粉少許

作法.:

1.韭菜洗淨切細段備用。

2.豬肉放入所有調味料拌勻,再放入作法1的韭菜段、薑末拌勻即可。

 

高麗菜豬肉餡

材料:

絞肉300公克、高麗菜350公克、薑末10公克

調味料:

鹽1/4小匙、細砂糖1/4小匙、雞粉少許、香油1/2小匙

作法:

1.高麗菜洗淨切細,加入1/2小匙鹽(份量外)拌勻醃5分鐘,再擠出多餘水份。

2.絞肉加入鹽攪拌至黏稠,再加入剩餘調味料拌勻,最後再和薑末一起放入作法1的高麗菜碎攪拌均勻即可。

 

水餃小知識

各種口味的水餃餡作好後,最好能放進冰箱冷藏至少15分鐘以上,這樣餡料會比較容易定型,包水餃時會更好包。

回首頁